分析小學音樂教學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發(fā)布者:cj_xiaoping 發(fā)布時間:2024-06-06 09:48:18 點擊數:
分析小學音樂教學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有些學校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認識并不清晰。沒有深入挖掘音樂教育自身的功能,也沒有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的藝術性。反而是將小學音樂教育與其他小學教育的學科簡單結合,甚至是將其藝術性完全抹殺,這不符合我國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宗旨,更遠遠偏離了實施小學音樂教育的目標。還有些學校將音樂教育看作為一種手段,將音樂的益智功能當作實施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音樂教師便將音樂課堂開展為小學生的娛樂課堂,忽視了其音樂性與藝術性的重要方面。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注重音樂審美,培養(yǎng)學生情操
注重音樂審美能夠在小學音樂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美好情操,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音樂情境時,應該注意教學內容與生活體驗的聯(lián)系,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例如在《新年好》這一課的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提前布置教室,在教室里掛滿氣球、拉花等道具,準備活潑的音樂,讓學生感受新春的氛圍。教室中的和諧情境與音樂的旋律和諧統(tǒng)一,更加有利于學生音樂審美的建立,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美好情操。與此同時,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應該流暢通順,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與藝術美。在為學生示范演唱的過程中,教師要以音樂特有的表現(xiàn)美展示音樂的藝術魅力,從而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感受。所以在過去的一年中以新課標引領方向。開學初3、9月分別通過線上開展了主題為:“網絡齊相聚、集體大備課—領航新教師、攜手促教研”集中教研活動。通過新課標梳理、學段進度計劃分析、觀摩優(yōu)秀課、切磋學習、互助交流等更好的明確了音樂課的教學思路。為開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注重生活的體驗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情感內涵,努力揭示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師在啟發(fā)學生時,要善于相信學生的能力,使得學生在獲取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在欣賞《勞動最光榮》后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如“你在家是否會做家務?自己會做什么家務?”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得學生體會到學習的主題——愛勞動,這在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的同時,鼓勵學生勞動,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三)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雖然不見得會像成人一樣去創(chuàng)造,但是,他們同樣對事物感到好奇,甚至其好奇心理要強于成人,他們善于觀察,樂于思考,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個孩子潛能是無法想象的,要充分給孩子表現(xiàn)的空間相信她們能做的更好,對學生的是指點、引領而不是支配和控制。適當做個“懶教師”。通過一些細小的活動或者激勵語言便會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其自覺主動地去探索、研究,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四)教師觀念的積極轉變
首先,教師只有在課前認真準備,吃透教材,區(qū)分好重難點,才能更好地掌握好教學的深度。其次,備課時要參考各種相關的資料。小學音樂的教學內容,涉及眾多的地區(qū),想要充分了解其音樂的具體內涵,必須要認識到不同地區(qū)的風俗習慣的差異,以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再者課堂上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而不是主講人。一些老師尤其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用講故事或過多語言解釋音樂,其本意是幫助學生學好理解音樂,但這種做法使教學背離了音樂的主線,背離了欣賞教學的規(guī)律。音樂是音響的藝術,這就決定了在教學中應以聽賞為主,必須把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音樂,同時也要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而相對有限的教學時間卻在教師的語言表述中流失,留給學生的只是與音樂完全不同的記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時音樂的不確定性也決定了音樂絕不是用確定性很強的文字語言可以表述的。 最后,不同特點的教師之間應該注重交流、切磋、學習、成長。許許多多的老教師在長期的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積累出了豐富的經驗,而年輕老師身上散發(fā)著青春魅力,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思想活躍。因此,教師之間若能實現(xiàn)充分的經驗交流,對于他們的取長補短、相互借鑒都是大有好處的。
(五)改善學習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至關重要。所以對小學音樂的學習環(huán)境進行改善,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其現(xiàn)實意義。比如說,可以保持音樂教室的整潔干凈,從而使師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情,又比如,通過音樂作品中的標語口號,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自身的藝術價值觀念。
(六)及時鼓勵學生
教師評價的指揮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給予及時有效的評價。教師可以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及時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教師可以將對音樂的考查分為情感、速度、力度、節(jié)奏等維度,在各個層面進行不同的考查,以獎勵小紅花等獎品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實現(xiàn)有效教學與實效教學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與音樂水平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反思性教學,讓不同起點、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實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相長、師生共同發(fā)展。
(七)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促教師成長
主題化、系列化音樂教研活動促課堂教學縱深發(fā)展。在“雙減”政策下小學音樂每個月都要開展主題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動。即“創(chuàng)建兒童喜愛的音樂課堂”之一、之二;“唱歌教學有效開展”之一、之二;“欣賞教學有效開展”之一、之二、之三;“精彩音樂活動共享”。并通過百度網盤與學科教師分享“小學音樂課堂常用教學法”相關視頻促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成長。在每學期的調研中無論到哪所學校都要帶領學科教師分別進行了唱歌教學與欣賞教學的集備課。并在交流中要求組長在今后的教研活動中能積極帶領學科組的教師,在制定好相應的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圍繞計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在每周的教研反饋中根據本周所上教材內容,對某一環(huán)節(jié)進行說教、反思、評課。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相互切磋。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著重體現(xiàn)出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具體目標要求是什么?教學能做到什么?學生能學習什么?明確具體目標,教學中充分做到導向,調控的作用。真正做到與我縣的大課題“小學課堂教學行為方式的轉變”相融合。通過教研活動讓每一個教師都有所收獲,加強了教研的針對性、有效性,發(fā)揮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大家在交流中互動,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中迸發(fā)火花,在交流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當然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課下與教師一同解決商討,并給予解決的對策。要求教師著重在課堂中領會“會唱歌”和“唱會歌”的含義。加強音樂課堂上的唱歌教學,讓歌聲在校園每一個角落響起。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加強自身專業(yè)方面的提升。教師之間要相互切磋每周一練每月一歌。建議提倡教師一天練習一點點,一天進步一點點活動,鼓勵進步快的教師拉動行進慢的一同前行。想法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點點的落實,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研團隊,使我們的音樂教育更有魅力。
三、總結
總之,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之下,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提高音樂水平的同時,感受音樂,熱愛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思維,促進學生音樂水平與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而教師,在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的基礎之上,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積極投身于音樂教學的改革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及時積極的評價,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參與到小學音樂的教學課堂中,從而為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進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