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者,快樂教育著
發(fā)布者:cj_ysh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10:56:36 點擊數:
帶著家長和老師的雙重身份,我再次閱讀了《斯賓塞快樂教育》,斯賓塞建議我們做一個快樂教育者,在他的教育故事里,無時無刻不因快樂教育而快樂著。真正的有成效的“快樂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觀念。
那么究竟如何做一名快樂的教育者,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快樂教育者:
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后開始教育或強迫他學什么。這樣你常常會根據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為自己的孩子天賦太差。
3、在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現(xiàn)實感和成就感。
4、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時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yōu)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點。
有效的教育需要自我克制,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教育自己的過程。回想自己平時的教學,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我也是找孩子的不是,往往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批評教育。我們往往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卻忽視了讓自己不斷的接受教育。這本書讓我懂得遇到困難應多從自身找原因。
二、快樂教育著:
1、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果最棒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總是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學習也同樣如此。
書中寫到斯賓塞做過的一個實驗:我?guī)扇汉⒆拥降挛奶睾舆,告訴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發(fā)出口令你們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舉行婚禮,先跑到的有可能會得到小糖果。另一群孩子我只是告訴他們:你們要盡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誰落后我就會懲罰誰。結果呢,知道教堂在舉行婚禮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還很興奮。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隊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來了。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孩子把跑到教堂當成了一件快樂的事,跑起來就輕松得多,而把跑到教堂當做了一個命令,只是被動地去執(zhí)行,盡管有懲罰的威脅,但仍然作用不大。
斯賓塞由此得到了一個啟發(fā):教育應該是快樂的,當孩子處于不快樂的情緒中,他的智力和潛力就會大打折扣。
2、讓自我教育伴隨孩子一生
斯賓塞認為:把培養(yǎng)孩子自我教育貫穿整個早期教育中,這是比其他任何財富都要寶貴得多的禮物。 學生自己得來的任何一項知識,自己解決的任何一個問題,由于是他自己通過復雜的心智和意志活動所得,就永遠歸他所有。這種成就感是單憑從老師或父母那里得來的任何東西都無法做到的。這種訓練在培養(yǎng)孩子意志和品質上有很大作用,使他有勇氣和習慣去克服困難,有耐心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學中“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的則應該盡量多些。”
3、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興趣
在人類的知識傳遞過程中,書籍總是起著巨大的作用,這一點對孩子來說,也不例外。
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興趣,開始得越早越好。斯賓塞曾經對除了小斯賓塞之外的200多名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兒童進行過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從小就在父母的影響下養(yǎng)成了愛聽書、讀書的習慣。
具體在每天的什么時間讀書,并不重要,只要每天堅持在同一個時間讀上15分鐘書,就一定會有作用。
4、快樂教育不僅要心理上的快樂,還包括生理上也感到快樂。
孩子多運動,鍛煉身體,讓他們的能量得到補充,自然就會身心愉悅,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好的。
有首歌這樣唱:你快樂嗎?我很快樂。我想,快樂應該是人生的真諦。最后,我想用斯賓塞的幾句話作為結束,與大家共勉: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告訴他:一切都可以重來;
當孩子遭遇不公的時候,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
當孩子悲觀的時候,告訴他:你已經開始走向成功了;
當孩子怨恨時,告訴他:每個人都會出錯的,寬容一些,對大家都有好處。
無論是作為一位家長,還是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能快樂,孩子們也希望能夠快樂的長大。所以,讓我們?yōu)楹⒆觽兇蛟煲粋快樂學習的環(huán)境而努力吧!我將努力學習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希望我的語文課堂能夠讓學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