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教師課前該做些什么
發(fā)布者:cj_ysh 發(fā)布時間:2019-04-12 16:06:23 點擊數(shù):
科學學科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是一門綜合知識的學科,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在課前必須做好準備。
第一、 要深入鉆研教材,備好課
常言說,有備無患,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備好課才能在上課時做到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在備課上我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首先就是深入鉆研教材,通覽教學內容,確定好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找出難點。除此之外,還要做好知識的儲備。小學科學課程知識點雖然淺顯,但涉及面很廣,例如,除了我們的語文、數(shù)學,還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知識,要想滿足學生求知欲望,必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其次,在備教材上,應該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備教法上,選擇合適學生知識規(guī)律的教法去施教,課堂上盡可能的做到有趣生動,便于學生接受。在備學生上,由于學生較小,在認知水平上不能用成人的思維觀點去看待學生,而是以兒童的特點對待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能要求像成人的語言那樣完美。但對知識的準確性方面,我要求必須讓學生準確無誤掌握,不能在腦子中從小就形成錯誤的印象。
第二、 要為探究活動準備充足的結構性材料
材料的準備一是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以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二是要有一定的結構性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現(xiàn)成的。有的材料沒有,我便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例如在上《心臟跳動》一課時,我用身邊礦泉水瓶來代替聽診器,去傾聽學生的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課堂上尷尬的局面,當然課堂效果也很理想。
第三、 要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
實驗準備主要指是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的準備。在課前儀器的選擇與準備要得當,在課堂中,學生對實驗才能引起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實驗成功的機率才能大大的增加。
第四、 要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準備
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輔助手段,運用恰當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我在上《火山與地震》一課時,利用視頻的播放,展現(xiàn)出來火山、地震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觀看,這樣學生如有身臨其境之感,對知識難以理解的地方也便于接受了。這就比教師用生硬的語言講來講去,學生聽得模棱兩可強之百倍。
總之,我認為科學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樣,要扎實認真做好課前各項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科學課堂上起到培養(yǎng)孩子們科學素養(yǎng)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