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
發(fā)布者:cj_zhangyu 發(fā)布時間:2016-12-28 10:00:58 點擊數(shù):
主備人教案(個案)——課例教案
年級組: 美術組 (三年級) 主備人:謝丹
教學
內容
|
一張奇特的臉
|
備課
日期
|
2016.12.9
|
上課
時間
|
2016.12.13
|
課型
|
造型.表現(xiàn)
|
|||
教學
目標
|
1.了解世界上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臉部藝術。知道藝術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生活的差別。
2.了解、感受橡皮泥這一造型藝術帶給人們的美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3.嘗試運用捏、搓、揉,并借助工具按壓等不同的立體造型方法,塑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臉部形象。
|
|||||||||
教材
分析
|
重點
|
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并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想象中的獨具特色的臉。
|
||||||||
難點
|
五官的夸張變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實際應用。
|
|||||||||
學情
分析
|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的學習領域,是本套教材陶藝系列課中的一節(jié)。同時也是一節(jié)浮雕頭像的制作課。頭像雖然是雕塑造型中比較難的題材,但是本課涉及到的造型并不是嚴謹?shù)膶憣嵲煨停浅錆M了浪漫主義情調的幻想。所以應該說,本課無論是從題材的選取還是造型的難易程度,都是符合中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的。
|
|||||||||
教具
|
橡皮泥、墊板、制作工具、裝飾物、教學課件、面具等
|
|||||||||
教學過程
|
||||||||||
教學環(huán)節(jié)
|
學生活動
|
教師活動
|
二次
備課
|
|||||||
一、情景導入:
1、組織教學,檢查美術用具
2、情景導入:
二、欣賞分析
三、教師示范
四、學生實踐
五、展示評價
六、總結拓展
|
觀看圖片,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
小組討論,答題
仔細觀看
運用手中的各種材料完成一張奇特的臉的創(chuàng)作
評價作品
|
1.師:孩子們!看看這些臉,給你怎樣的感覺?
2.師:各種各樣奇特的臉代表了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藝術……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張奇特的臉。(引出:奇特。板書:一張奇特的臉)
1.欣賞圖片,分析怎樣的臉是“奇特的臉”,這些臉都運用了哪些不同的材質?
2. 看書40頁:
說一說這些臉奇特在哪里?
3.小組探究
(1)奇特的五官運用了什么方法表現(xiàn)?
(2)花紋、頭飾在什么部位添加?
(3)表情的變化使五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A、回憶泥塑技法:
這些造型運用了哪些方法?
你還會用哪些方法、工具來表現(xiàn)?
B、臉部的裝飾花紋,有沒有增添奇特效果?
添加裝飾,增加奇特效果。
增加豐富色彩,使用特殊材料。
C、看一看,表情變化時,五官外形有變化嗎?
夸張的表情,變形的五官。
示范制作一張奇特的臉具體的制作方法。
運用多種泥塑技法表現(xiàn)一張奇特的臉,并加以裝飾,使其更加與眾不同。
外形奇特夸張
運用豐富形象
制作細致大膽
“奇特的臉”在生活、藝術中得到應用。
|
|
|||||||
板
書
設
計
|
一張奇特的臉
外形奇特夸張
運用豐富形象
制作細致大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