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課內(nèi)文言文練習(xí)13
發(fā)布者:cj_zqw 發(fā)布時(shí)間:2014-06-04 09:13:35 點(diǎn)擊數(shù):
9.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3)題。(11分)
鄒忌諷齊五納諫
《戰(zhàn)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shí)時(shí)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 解釋下列各句加點(diǎn)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徐公來,孰視之一 孰:[來源:www.shulihua.net]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
(2) 下列加點(diǎn)詞不達(dá)意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
A.而形貌昳麗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陳壽《隆中對(duì)》)
B.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陽樓記》)
C.王之蔽甚矣 輟耕之壟上(司馬遷《陳涉世家》)
D.此所誤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行者休于樹(歐陽修《醉翁亭記》)
答:( )
(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分)
②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3分)
10.閱讀下列文言文,用“/”為畫線句子斷句,只能斷7處。(3分)
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毋擊之,子亦猶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
【答案】
9.(11分)(1)(3分)及:趕得上,比得上;孰:仔細(xì);刺:指責(zé)。
(2)(2分)D
(3)(6分)
①我的妻子認(rèn)為我美的原因,是偏愛我。(“美”“私”各1分,原因判斷句式正確1分)
②能夠在公共場所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獎(jiǎng)賞。(“謗譏”“聞”各1分,句意通順1分)
10.(3分)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毋擊矣,子亦猶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出,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錯(cuò)1-2扣1分,錯(cuò)3-4處扣2分,錯(cuò)5處及以上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