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材料:力在哪里
發(fā)布者:cj_yuping 發(fā)布時間:2011-12-29 20:15:41 點擊數(shù):
一、 教材分析
《力在哪里》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課,本單元的結構呈先整體感受,后逐個認識的布局。教材共有5課,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從宏觀上總體認識力以及力的作用,即本單元教材的第一課《力在哪里》。第二,認識一些常見的力,即彈力、地球引力、摩擦力以及空氣阻力。它包括物體的形狀改變以后、蘋果為什么會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傘四課。《力在哪里》是單元的起始課,著重指導學生在對日常生活中力的經(jīng)驗與體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和發(fā)現(xiàn)有關力的科學規(guī)律,突出“力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形狀的影響”以及“力有大小和方向”這兩個基本要素,為后面的各種力的研究打好基礎。
二、 學生的前概念
1. 學生能說出生活中各種力的表現(xiàn)形式,但不知道力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2. 學生能夠借助力來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式和形狀,但不知道這是由于力的原因。
3. 學生對于力的大小和方向沒有明確的認識和描述。
三、 本節(jié)課的概念組成
1. 知道力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2. 知道力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
3. 知道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式和形狀。
4.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四、 教學流程
1. 通過“扳手腕”活動以及用力舉教材和文具活動設計,使學生初步感受力的存在,引出要研究的內(nèi)容“力”。由于力是無形的,給學生提供材料,學生通過“找力”活動,將無形的力變的有形,使學生知道力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完成本課的第一個概念目標。
2. 通過分析一些現(xiàn)象中有哪些力的存在活動以及舉例說明生活中力,初步認識力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然后通過學生續(xù)寫小詩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力是無處不在的”這一知識點。
3. 通過預測力對物體的影響以及探究驗證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到力對物體運動方式的改變和形狀改變的影響,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概念,完成本節(jié)課的第三個概念目標。
4. 引導學生對上一個探究細節(jié)的分析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影響物體運動方式和形狀上所起到的作用,建立起“力有大小和方向”的概念,完成概念目標。
5. 通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明確本課的概念及相關的知識點,為下面的練習做好準備,通過填空練習的設計,從實踐上和理論上對學生概念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檢驗,鞏固本課的概念。
總之,本節(jié)課充分結合了學生的前概念,以探究活動貫穿整個課堂,通過各個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有關力的相關概念,較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概念學習目標。